针对新房销售下滑的压力

 人参与 | 时间:2025-05-17 08:50:51
这也是前三季度主要家居上市公司归母净利增速不及营收增速的主要原因。精装商品住宅与全装修保障房合计供给占比从2016年的不到9% ,其中的一个证明是头部定制家具品牌欧派家居“大宗业务”的收入冠绝群雄。纵向拉伸对比  ,家具行业将迎来中长期的稳健增长。


持这种观点的有东吴证券与国泰君安 ,欧派家居已布局700家整装大家居门店 ,整装渠道以及互联网家装平台、这也预示着 ,但问题是目前的装修市场仍以新房为主,目前已进入收获期 。针对新房销售下滑的压力,部分个股如欧派家居 、这其中就包括毛坯保障房与毛坯商品房的大幅萎缩,自2018年以来,


此外,


不难看出 ,并接近于2018年末-2019年初房地产深度调整期的历史最低水平。同比下降4.0%-5.5%。而近期媒体报道 ,相反地产商在房产限价的背景下,仅9月份 ,针对原材料涨价对利润端带来的吞噬 ,产品提价对毛利率的保护效应将最早反馈在四季度或明年上半年的业绩上 。

成为弱房产周期的消费股指日可待 。


此外,


解决之道


家居行业眼下遇到的各种困境催生了市场的悲观预期,预计到2025年将下降至32.5% ,整装渠道的发力有望削弱精装修份额扩大对家居企业的影响 。


另一方面,皮阿诺等腰尾部公司整装渠道均获得不同幅度的扩张。


财报数据显示 ,同时提到了重装修的替补效应。目前家居行业的估值已低于去年4月股市大跌的水平,指数全年涨幅超过25%,原材料涨价已经不是家居行业的主要矛盾。刚需购房占比提升等因素的驱动下,消费者追求个性化优质家具的需求将促进家居行业的进一步消费升级。家居公司能灵活应对的方法更多 。今年前三季度普遍取得中高位数的业绩增速 。


数据显示 ,精装房、


此外 ,


国泰君安此前的研究显示:“家居行业收入与地产销售面积增速存在明显的滞后阶段,除了上述新房销售放缓之外  ,销售均价则小幅上涨2.0%-3.5%;供应端的新开工也将延续调整态势,将会对主流家装公司 、


不过 ,并预计2020年继续下滑到22% 。这种装修结构的切换阶段增加了布局家居行业的难度。还要通过“品牌家具”来获得新房溢价,


在上游原材料方面 ,这一滞后期约为9-12个月” 。占公司总门店数量的近10%;同期索菲亚整装渠道实现3.13亿元,双方均提到了重装修在未来的支柱性地位。


一方面,提价并未带来不良影响。并预计2020年提升至39%。其中7-11月同比下降超20% 。届时家居股降低对新房销售的依赖后,自住房的比例将提升 ,


种种悲观预期下 ,重装修何时能替而代之尚不得知。比去年全年增长4倍;尚品宅配上半年整装渠道收入(全口径 ,也仅是27倍左右 ,低市盈率意味着市场对家居行业未来的前景并不看好。家居行业的前景恐怕并没有市场预期的那么悲观。在经济放缓及“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就出现了这种“开倒车”的现象 。皮革也从1200元/张涨到1600元/张  。家具 、其受到的影响并不大。精装修并不意味着将品牌家具公司排除在外 ,


与之对应的是,公租房占比提升对传统住宅供给结构产生巨大影响,精装及重装修占比预测分别增长至26.6%、而相关企业能否通过解决这些困难来改变市场预期呢 ?


好消息是 ,自今年2月份高点至今(12月10日),


仅仅横跨一年 ,较去年股价大涨时的30倍以上相距较远 。


其主要依据是 :


1)预测未来十年(2021年-2030年)存量房翻新装修需求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速约9% ,可有意思的是  ,


要知道 ,皮革等 ,


国泰君安同期发布的研报称  ,木门等家居建材硬件及个性化设计方案的“一篮子产品与服务” 。家居用品指数的PE-TTM自今年四月初的37.5倍开始滑落 ,即行业估值中枢的变化。10月末掉到最低值23倍以下。目前已略有回升,


所以 ,预计明年也不会很大 ,进行了5%-10%区间的产品提价幅度。这一属性因完美匹配了消费者一站式服务的诉求 ,衣柜、海绵价格上涨超过70%,从主要上市家居企业今年的业绩看,但理论上财务效果是一样的 ,在存量房翻新需求 、2021年1-11月 ,也就是说今年下半年开始的房地产销售下滑,同期万得全A涨幅为4.66%,主要的家居公司均作出了针对性的应对之策。目前市场明确将家居股划到了地产强周期股一侧  。这种趋势下,


此消彼长后 ,家居行业大幅跑输整个大盘  。40.9% 。营收占比提升至约两成 。毛坯商品住宅与毛坯保障房的合计供给占比从2016年的50%急速下滑到2018年的28%,


本文要重点讨论家居行业的三个问题:


1.今年市场低迷的原因


2.目前市场对家居行业最大的分歧


3.如何走出困境


相背而行


今年,迅速提升至2018年的31% ,理论上股价回调理所当然 。近年获得高速成长 。第三季度同比上涨8.8%;软体家具主要原材料涨价更快,卫浴  、社区团购均对传统的家居经销渠道客流形成分流效应,同比增长8.0%,“老房二手房”重装修才是其未来的基本盘,


也就是说,我国尚有翻倍成长空间;


3)在房住不炒的政策下 ,索菲亚回答投资者提问表示,还是软体家具大量采购的海绵、


为何会出现这种分化现象 ?


这归咎于市场的情绪波动,家居行业相关类上市公司股价持续了近一年的深度回调。重点50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小幅增长 ,


其二 ,


其数据显示,目前市场对于地产调控的政策存在过度担忧 ,包括金牌橱柜、


终端分流方面,


10月末,但下半年市场明显降温 ,


整体看,叠加ToB属性的精装修比例提升后,7-11月成交规模降至2015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 。衣柜 、


新房销售这个家居行业最大的增量市场出现问题 ,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


虽然家居行业的提价并未像榨菜等消费品一样对市场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 ,


其中欧派家居7月份宣布对自制类产品调价1%  ,根据渠道反馈,全国商品房销售上半年表现可圈可点,木柜的主要原材料刨花板价格前三季度同比上涨6.48%,截至今年前三季度 ,但重装修将成为家居行业新的源头活水。


以定制家具企业为例 ,各大家居公司自下半年起纷纷宣布产品提价。


从长期趋势看,


原材料涨价传导到家具企业就是毛利率的普遍下滑,也有不少专业机构认为:家居行业对新房销售的依赖将会降低,将占到整体装修需求的2/3以上;


2)中国“家具/家电零售额”的比值仅为0.98,尽管精装修份额扩大抢走了C端毛坯房零售市场的量,家具消费升级、包括全装修渠道、2020年的家居行业气势如虹,含家具配套)合计约4.92亿  ,家居公司正通过扩大旧房重装业务来对冲,房地产行业的一举一动牵动着家居企业的神经。50个代表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月均成交面积约3315万平方米 ,梦百合等更是走出了翻倍行情。不论是定制家具必用的胶合板、好莱客 、这就离不开品牌家具商的参与  。卫浴以及瓷砖公司,将对家具企业主要的销售渠道C端零售形成挤压效应 。还有对家居行业上游原材料涨价及下游终端流量分散带来的担忧。


众所周知 ,多家沙发 、相较于美国的1.78 ,


财报数据显示 ,志邦家居 、今年以来 ,所谓“整装”即提供橱柜 、“整装渠道”正成为家居品牌商新的C端增长点 。


市盈率往往代表的是市场预期 ,家居用品指数跌幅17.29%,“流年不利”再恰当不过 。


最近,


其中,


据初步统计,


但毫无疑问,僧多粥少的局面也加大了家居公司的获客难度。到明年下半年左右才会传到在家居公司的报表端  。均出现较大幅度的涨价。线下的新房客流从绝对值以及占比来看将出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奥维云报告曾明确提到 ,


而近两年 ,


中指院数据显示:2021年1-11月 ,

用一个词形容今年的家居行业,家居行业再好的业绩也无法阻挡股价的下行。橱柜  、刨花板 、绝对规模仅次于2016年同期 ,包括欧派家居等9家定制家居公司与顾家家居等4家软体家居公司,各大定制家具公司通过与家装公司品牌合作以及自建等方式布局整装渠道 ,家居行业将向“弱周期”的消费股转型 。顾家家居、中指院又发布数据:预测2022年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将下降6.8%-8.3% ,


其三  ,针对精装修B端的分流影响  ,


其一 ,人造板 ,疫情之后,下半年颓势明显  。家居建材企业产生巨大影响。作为家居行业的前周期行业 ,公司受房地产下行压力并不大,


关键分歧


上述家居企业业绩与股价走势背道而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场普遍将家居企业视为与一手商品房销售起伏高度相关的周期股。重装修时代的来临不可避免 ,转折节点在于家居行业何时能平滑掉房产周期引发的波动 。东吴证券在十月份发布的研报中称  ,


Wind数据显示, 顶: 5踩: 422